您当前的位置: > 医院动态 >
- 全网发布:11-06 09:41 发表者:fuda_xxfb
牛立志院长受邀赴广州农科院开展关于肿瘤预防与筛查知识讲座
11月4日下午,广州复大肿瘤医院牛立志院长等一行人携带超声机等医疗设备,受邀到广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开展“关爱健康 关爱生命”健康知识讲座。此次活动分为科普讲座和肿瘤筛查等环节。
牛立志院长以“肿瘤的预防与筛查”为主要内容作科普讲座,内容围绕肿瘤的发生因素、致癌物质、常见肿瘤的高危人群筛查建议以及预防肿瘤的常见方法和治疗手段,并对农科院老师们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解答。
牛立志院长谈到,癌症并不可怕,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从正常细胞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
癌症的预防涉及社会和居民健康等众多方面,WHO将其划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也称为病因学预防,二级预防称为发病学预防,三级预防是指针对现患肿瘤病人防止复发,减少其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目前作为一种“带瘤生长”的慢性疾病,通过肿瘤早筛技术从早期检测出癌症并提前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例如使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肿瘤等。他强调肿瘤治疗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治,避免患者及家属多走冤枉路。
活动现场,超声科李蓉蓉主任为农科院老师们进行了甲状腺肿瘤筛查。专家们细心问诊、认真查体,详细查看检查结果,对他们的问题给予细致的讲解和指导,并给出专业、严谨的治疗建议。现场咨询者络绎不绝。
“我们在现场的超声检查中发现不少甲状腺结节。”牛立志院长表示,甲状腺结节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组织异常团块,是甲状腺细胞的局部异常生长,包括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囊肿,炎性结节以及良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已成为常见病、高发病,通过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数量、形态、大小、性质、边界、包膜、血流、钙化及淋巴结等情况,从影像学角度对结节做出诊断和恶性风险评估。但得了结节,不一定都有恶性风险,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检查进行判断。
一直以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勇担社会责任,履行公卫服务职能,持续开展肿瘤防治下基层、进企业等系列活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各地开展肿瘤科普与筛查工作,努力提高公众对癌症核心知识的知晓率,积极普及科学防癌理念,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推动肿瘤防治的发展。
常见肿瘤的筛查与预防:
一、肺癌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做好防护措施;
3、室内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4、大气污染严重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及时规范进行系统治疗。
筛查建议:肺病高危人群,建议低剂量螺旋CT筛查。
高危人群:年龄50-75岁之间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每年筛查一次:
吸烟≥20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被动吸烟者;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
有肿瘤家族史;
有慢阻肺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
二、乳腺癌
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钼靶):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40岁以后每1-2年1次钼靶检查,60岁以后每隔2-3年钼靶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检查。
三、大肠癌
预防建议:
1、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戒烟,避免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筛查建议:
建议四十岁以上肥胖人群,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经常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4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0岁后,每五年查一次乙状结肠镜/ 结肠造影/ CT结肠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
四、肝癌
预防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
2、戒酒或减少饮酒;
3、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避免发霉食物摄入。
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五、食管癌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2、少吃烫食;
3、合理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4、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1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六、胃癌
预防建议:
1、健康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3、戒烟;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4、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牛立志院长谈到,癌症并不可怕,癌症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阶段、复杂渐进的过程,与环境因素、生活方式和遗传、免疫等因素密切相关。从正常细胞到形成肿瘤,通常需要10-20年,甚至更长。
癌症的预防涉及社会和居民健康等众多方面,WHO将其划分为三级预防。一级预防:也称为病因学预防,二级预防称为发病学预防,三级预防是指针对现患肿瘤病人防止复发,减少其并发症,提高生存率和康复率,改善生活质量。
癌症目前作为一种“带瘤生长”的慢性疾病,通过肿瘤早筛技术从早期检测出癌症并提前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手段。例如使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查肺癌,超声结合钼靶可以检查乳腺癌,胃肠镜可以检查消化道肿瘤等。他强调肿瘤治疗要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诊治,避免患者及家属多走冤枉路。
“我们在现场的超声检查中发现不少甲状腺结节。”牛立志院长表示,甲状腺结节是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组织异常团块,是甲状腺细胞的局部异常生长,包括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囊肿,炎性结节以及良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已成为常见病、高发病,通过超声可以观察甲状腺结节的数量、形态、大小、性质、边界、包膜、血流、钙化及淋巴结等情况,从影像学角度对结节做出诊断和恶性风险评估。但得了结节,不一定都有恶性风险,需要临床医生结合检查进行判断。
一直以来,广州复大肿瘤医院勇担社会责任,履行公卫服务职能,持续开展肿瘤防治下基层、进企业等系列活动,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各地开展肿瘤科普与筛查工作,努力提高公众对癌症核心知识的知晓率,积极普及科学防癌理念,引导公众建立健康生活方式,推动肿瘤防治的发展。
常见肿瘤的筛查与预防:
一、肺癌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
2、有职业暴露危险的做好防护措施;
3、室内通风,避免室内空气污染;
4、大气污染严重时避免外出和锻炼;
5、有呼吸系统疾病者及时规范进行系统治疗。
筛查建议:肺病高危人群,建议低剂量螺旋CT筛查。
高危人群:年龄50-75岁之间至少合并以下一项危险因素,每年筛查一次:
吸烟≥20年,其中也包括曾经吸烟,但戒烟不足15年者;
被动吸烟者;
有石棉、铍、铀、氡等接触的职业暴露史;
有肿瘤家族史;
有慢阻肺或慢性肺纤维化病史。
二、乳腺癌
预防建议:
1、健康生活方式,远离烟酒,保持健康体重,坚持锻炼;
2、适时生育,母乳喂养;
3、参加乳腺筛查,定期体检。
筛查建议:
1、一般妇女:
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月检查1次;
临床体检:20-29岁每3年1次,30岁以后每年1次;
X线检查(钼靶):35岁,摄基础乳腺片,隔年1次乳腺钼靶检查。40岁以后每1-2年1次钼靶检查,60岁以后每隔2-3年钼靶检查1次;
超声检查:30岁以后每年1次乳腺超声检查。
2、乳腺高危人群:
鼓励乳腺自查,20岁以后每年做临床体检1次,30岁以后建议乳腺核磁共振(MR)检查。
三、大肠癌
预防建议:
1、坚持体育锻炼,避免肥胖;
2、健康膳食,增加粗纤维、新鲜水果摄入,避免高脂高蛋白饮食;
3、戒烟,避免对消化道的长期毒性和炎性刺激。
筛查建议:
建议四十岁以上肥胖人群,有肠癌家族遗传病史、肠道息肉、经常熬夜久坐的人,及时完善肠癌筛查。
40岁后,每年做一次大便隐血试验,每5-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
50岁后,每五年查一次乙状结肠镜/ 结肠造影/ CT结肠成像,每3年做一次大便DNA检查。
四、肝癌
预防建议:
1、接种乙肝疫苗;
2、戒酒或减少饮酒;
3、清淡饮食,减少油腻食物摄入;避免发霉食物摄入。
筛查建议:
男性35岁以上及女性45岁以上的肝癌高危人群应进行筛查;
联合应用血清甲胎蛋白(AFP)和肝脏B超检查,每6个月筛查1次。
五、食管癌
预防建议:
1、不吸烟或戒烟;少量饮酒或不饮酒;
2、少吃烫食;
3、合理饮食,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4、增强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筛查建议:
食管癌高危人群:普通内镜检查,每2年1次。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轻度异型增生,每年1次内镜检查。
内镜检查病理提示中度异型增生,每半年1次内镜检查。
六、胃癌
预防建议:
1、健康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不暴饮暴食;
2、减少食用生冷、辛辣、过热、过硬的食物及熏制、腌制等高盐食物;
3、戒烟;少喝或不喝烈性酒;
4、放松心情,合理减压。
筛查建议:
年龄大于40岁有腹痛、腹胀、反酸、烧心等上腹不适症状,并有慢性胃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胃息肉、残胃、胃巨大皱褶征、慢性胃溃疡和胃上皮异型增生等病变以及有肿瘤家族史的对象,应根据医师建议定期做胃镜检查。
相关热门词: